物流大超市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国的物流成本为何居高不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小妮子 发表于 2013-12-20 09:0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正在吞噬消费者的"钱包"。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9.4万亿元,约为GDP的18%,比世界平均水平高6.5个百分点,比部分国家高出近一倍。

  据中国物流协会调查,北京的蔬菜从新发地批发市场到社区零售店,这"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成本,约为从山东寿光拉到北京新发地费用的4倍。末端配送成本已经占到物流行业总成本的30%以上,这里面大部分成本都转嫁到了消费者。

  追根溯源,传统物流资源不均衡、效率低等因素影响甚巨。

  首先,由于物流供求信息渠道不畅,城市"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找不到货",造成比较严重的空驶等问题。商务部数据显示,2011年上海市货运汽车空驶率为37%,是欧美平均水平的3倍,广东省由于汽车空驶率高,相当于一年白花了370亿元物流费用。中国物通网http://www.chinawutong.com

  其次,一些生产、流通企业自建自用物流系统,而且一般不对外提供服务,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不到25%,而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已超过70%。

  再其次,公路收费、罚款等直接推高了物流成本。有企业反映,路桥费和罚款占企业物流成本1/3以上。过度的市区交通管制,导致物流费用激增。许多城市汽车进城要办货运证,对货车车型、送货时间、行驶路线和车辆停靠都有严格管制,动辄罚款,使"最后一公里"变得漫长而沉重。中国收费道路也在不断地吃掉物流效率。

  随着网购蓬勃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愈发凸显。实践表明,积极推广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有利于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物流设备利用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实现车能找到货,货也能找到车。

  共同配送,即由若干个物流企业联合起来,对某一地区的客户进行集中、统一配送服务的物流形式。在这方面,已有企业开了个好头,上海陆交中心利用56135平台形成"多方信息、多方交易、多方服务"的商业模式,整合十多万家会员,每天发布近百万条服务信息,累计撮合匹配了16万笔物流交易,企业平均物流成本降到货值的8%10%之间。

  此外,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大数据服务,解决物流供需双方"找不到"的问题,不仅有利于降低信息搜集成本,也十分适合我国物流资源"小散弱"的国情。我国未来物流业有可能像"云计算"一样组织"云物流",进而大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2#
admin 发表于 2013-12-20 15:45:1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物流成本高原因之一:各种收费现象不合理及普遍化
  在中国物流行业,物流运输中各种收费现象十分普遍,首先表现在收费项目太多,包括道路的收费、管理的收费、办理各种证件的收费等等,其次是乱收费、多收费、高收费、不合理收费现象十分普遍,近20年新建的大部分高等级公路,由公共产品部分地蜕变为准公共产品,甚至是私人产品,高速公路以公共设施的名义,转化成某些利益集团牟取暴利的工具,并十分巧妙地以高工资、转移支出等途径实行利益输送。从投资主体选择、工程预算到工程招标等就埋下了高收费的伏笔。一些高速公路的预算按照所谓“国际标准”,但实际采购和施工过程中,投资方、中标方、施工方都不约而同地“拼命节约”,导致出现不少“豆腐渣”工程。而且中国“两高一乱”现象很普遍,即一是超高的过桥、过路费,二是交警、路政人员的乱罚款,三是高昂的柴、汽油费。
  中国物流成本高原因之二:物流设施比较落后
  物流行业成本高还有主要原因就是物流设施还很落后,如轮渡、仓储和码头等,大量的落后设施直接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因为它不便捷、效率低。而不便捷正是各种公路收费扰乱了合理高效的流通体系的建成,降低了流通效率。由于收费过高,各类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在考虑选择公路、水运或铁路运输过程中,不得不舍近求远,甚至绕道,以时间占用换取物流费用的降低,从而使合理有效的流通渠道体系难以建成,包括各种物流设施的使用、仓储运输网点的布局以及运输工具的使用。公路收费里程长,站点密、收费高、罚款乱。众多的收费站卡如同“肠梗阻”,使不少高速路变成了低速路,大大降低了公路使用效益。据报道,美国的9万多公里高速公路当中只有8.8%是收费路段,全世界14万公里收费公路有10万公里在中国。中国几乎所有的高速公路都是收费公路,公路的公共性质荡然无存。
  中国物流成本高原因之三:中国物流的各项管理机制不成熟
  中国物流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不成熟。如,很多部门都在管理物流,而且管理重复且不到位,也是导致中国的物流成本过高之一。

  解决物流成本过高的问题,政府必须从整体体制和战略上解决,也就是要从整个行业的整体发展和运行提速、减负,减轻各种负担。
  在这些问题中,其实最难解决的就是各项道路收费。很大一部分公路投资部门或营运部门,实际上,就是一些半明半暗的小集团利益或私人投资,为了获取更多收费,尽可能多地设置罚款机会和金额,这已成了一种“潜规则”。于是,本来是公共投资的公路却变成私人投资的公路,本来是免费的公路却变成收费的公路,本来是少收费的公路变成多收费的公路,本来已经收费到期的公路却一直延长收费期限。“贷款修路,收费还贷”这个在工业化初期和原始积累初期采取的短期对策,却被一些利益部门和公司集团不断无限放大,以致乐此不疲。
  所以,要解决根本问题必须要从管理体制上打破这些现有的垄断集团的强取豪夺、掠夺式的对物流行业的冲击及中国公民的伤害,不能把公共的基础设施当成获取暴利的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物流大超市 ( 桂ICP备09000506号 )

GMT+8, 2025-5-8 02:18 , Processed in 0.03800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