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超市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天下得意忘形——感悟家居设计中的中式风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kaixun 发表于 2023-4-6 12:5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整体布局善用造化之力就是比较中式的中式,比较传统的传统。茶楼设计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




面南背北负阴抱阳不专属于皇家,它是华夏先民因居住地气候特征所作出的普遍选择,地球与太阳的空间关系和的地理坐标决定了这个选择。物质层面而言它能获得比较好的采光、通风,精神层面而言它会让人感觉占有、安全。



在中式设计践中需要尽可能利用自然条件对采光、通风、保暖、隔热等首要环节进行化强化。尽管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若干现代手段得以解决,诸如落地玻璃、空调、通风系统、大功率照明等。但如此既不中式也不高明,甚至既不西式也不现代。今天的西方设计也早已放弃人定胜天、改造地球的呓语,转而热切关照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全力争取节能减排和持续发展。



合理的中式做法要因应住宅朝向运用自然手段获得比较好的采光;了解本地气候利用季风规律获得良的通风;研究热量变化经营门窗位置获得高效的保暖;这些手段不遵循顺应天道合乎自然的造物规矩,这样处理,起码在本市范围内大致朝南的房子四季都不必使用空调,冬暖夏凉、舒适爽朗是顺带的结果。节约设备和能源不仅是节约金钱那么简单,它能让我们主动地接近自然、融入天地,逐步回归人类固有而又要迷失于经济社会的良知和本心。



善哉



局部处理让住宅有生命、能呼吸、顺应四时、天人合一。



以某小区一个带阳台的客厅为例,看如何现空间的四季更替、生长收藏。



简单经营一番:遵守安全规范的前提下,阳台外缘及阳台与客厅之间的位置安装全开闭的落地式框玻璃窗(后称外窗、内窗);外窗配竹木百叶及隐形纱窗;内窗配透明纱帘;阳台点缀山水绿化琴茶桌凳;客厅简单作沙发茶几电视柜的常规布置。



完成试看:早春内窗闭外窗开,既让春风雨露润泽花朵草木,又让室内赏景之人不至遭遇初春未尽的微寒;盛夏内外皆开(关闭隐形纱窗),引渡小区美景之余把阳台的方寸红绿纳入室内,与客厅溶为一体。游走赏玩间能惬意地享受几许风凉(还可拒蚊虫于咫尺之外);金秋外窗闭内窗开,避秋风赏金菊,品味满室涌动的木樨暗香;寒冬内外皆闭,阳台既成为室内保暖的隔热层,又成为娇嫩花木的温室区;外窗百叶可变的开启角度伸缩位置还能有效过滤阳光、调节风向;内窗纱帘一旦拉上,内视外烟雨蒙蒙外看内仙境飘渺,若再焚香品茗、抚琴挥毫则更不知会营造出怎样情景交融令人神往的意境了



中式设计理当让这样的普通空间也能变化万千交融和谐,让居室有灵气、能吐纳,一天天气韵生动起来。



这,便是真中式的一些精神追求。



光影关系柔和、中庸、不偏颇、不极端、依托现状、利用自然。



仔细考察冷热四季的日月星辰后,不难做到以阳光为笔墨,白墙为生宣,竹影婆娑间挥洒出灵动的水墨画面;也不难做到让门口窗边的一汪清泉留驻中秋之夜的娇媚婵娟。



入夜,开启照明。这里没有高光比的筒灯灯,这些表现激烈、情绪极端的点光源、聚光源应该属于酒吧、展厅、舞台 不属于温柔和缓淡然细腻的中式居室空间(况且它还很不节约能源)。这里需要的是不偏颇、不极端的半透明灯罩,需要不明不暗不大不小的面光源、体光源。



这样说来也有些类似拒绝光影的传统国画和强调体量的西方油画的区别。



是的,正是如此。中式自有中式不变的风骨,柔和的光影中,人更容易平静下来,进而踏入圆融空灵的禅道境界。



材质细节运用天然材料、保留原始形态、琢磨温润质感。



竹木砖石天然材料是中式设计的常规选择,与生俱来的环保特性使它们再次走进众人视线,成为关注的焦点。尤其原木,它本身就蕴含着天道轮回生生不息的自然属性,选择它疑在物质精神上都比选择玻璃、镜钢、亚克力更贴近自然、接近天地。



在环保口号叫得山响的今天这些毋庸多言,着重要注意的是质感。光洁温润的美玉七千年来一直是人不变的审美追求,由此还生发出对几乎所有器物都偏爱其拥有经人把玩摩挲后产生的柔润包浆(这也完全契合物我交融、变化自然的营造追求)。只此一点即足以启发后人:中式设计里,质感细节上要多用亚光、磨砂等效果,让器物保持半透不透半亮不亮柔和中庸的自然气息,仿佛成器有年,已然包浆老熟 尽量少用乱花迷眼的镜面反材质,避免崭新居室一屋贼光金碧辉煌,晃得人头昏眼花,致使含蓄内敛雍容淡定的气度从谈起



上述环节在各有原则的情况下还应相互作用,交叉融合,循此方向不断摸索或可找到一条真正的,也是普通的中式设计之路。



需要补充的是:在路上,不能僵化拘泥于传统的细枝末节,尤其对那些与平等自由相悖的尊卑观念及其物化形式应有清醒认识,必要时还得进行转化改造。



需要明白的是:在路上,没有一成不变的设计没有一步到位的营造,只有永恒的发展持续的变化。不易便不中式了。



需要强调的是:在路上,不能固执坚守已有的知识体系,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才是一个自信的文化应有的时代特征博大气度。



遵循既传统又现代,既古老又前卫的文化原则,自由营造一个个雅的中式环境,只求得其精意,大可忘其形体。即便不使用任何木雕花窗、明清家具、书法字画、琴瑟琵琶,只要整体规划、局部处理、光影关系、材质运用诸类都不离变化、交融、中和、自然便是真正骨子里的精神深处的中式设计了。恰如穿西装戴礼帽甚至漂白皮肤隆起鼻梁的我辈同胞,其质永远可改变的还是人



个中美妙纵有千言也恐怕难尽其万一,唯祝愿喜好传统文化的朋友们都能对中式设计有个基本概念,去享受一回得意忘形的真正的中式营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物流大超市 ( 桂ICP备09000506号 )

GMT+8, 2025-5-14 04:26 , Processed in 0.07137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