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大超市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04|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谈普通百姓在经济硬着陆情况下的自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admin 发表于 2012-10-13 01:51: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8月份的钢材价格崩盘引发很多观察和思考。作为物流从业人员来说,实际上我们并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同,物流旺季还是如约到来,货运价格还是该涨就涨。一切似乎离经济硬着陆还远着呢,然而也有专家提醒普通百姓要未雨绸缭,做好自保的意识和准备。一则专家对话似乎值得关注:
    “当然,时下有报道还指钢铁行业陷入当前困境与2008年实施的”4万亿元”扩大投资计划有关。因为我们看到的中国不光是钢铁业、建筑业、水泥业、建筑材料业很多行业,生产出现过剩,还有造船业这些,它这些生产过剩实际上都是中国过去这几年,包括中央政府的四万亿,还有地方政府的十几万亿,这些十几万到二十万亿刺激经济的钱,实际上就是多印钞票的钱,来促成这种生产的泡沫,就是产能的泡沫,也造成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所以它实际上应该是中国当时这个刺激经济政策直接的后果,刺激政策的结果现在就造成现在内需没有提升起来,出口市场又不能得到保障,实际上中国经济陷入停顿,原来泡沫破灭以后,所有的问题都开始一一的浮现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
    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基本中国经济现在已经进入了硬着陆,实际上是进入了崩溃。因为我们不管从GDP增长的停滞,到进出口,到房地产市场,到银行坏账问题开始出现,到产能过剩,造成真正实际的失业率上升和通货膨胀。如果随着把这些因素综合考虑进来的话,我觉得中国的经济局势非常非常的严峻,实际上硬着陆已经开始。
    但是,目前钢材市场的这种状态对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会有什么大的影响?民众应该怎样自保?
    首先对钢铁厂的职工,钢铁厂这些企业都是很大的工厂,他们的职工可能会受影响,他们可能会担心明天、明年,或下个月,下个季度他的工作位置是不是能够保得住。那就是说如果钢铁厂不得不减产,或者是关门的话,那可能跟钢铁厂相连带的那些上下游的工厂都会受到牵连。而钢铁实际上是中国蛮重要的一个重工业的行业,这一定会牵扯到其它行业的许多事情。一般老百姓生活一开始不会很快受影响,因为原材料价格到最终体现在这个一般消费品价格可能还有一段滞后的时间。一般老百姓不会马上感受到冲击。但是,其它一些东西,比方石油价格上涨,农药化肥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等这些老百姓很快就会感觉到的。
    你如果还有工作就好好保存你的工作,不要想跳槽,也别指望加工资,能够留住这个最好。如果没有工作,也许可以放下身段,找薪水低一点的工作,有个工作就好。现在要买房子的我建议你不要买。你现在如果还有房地产能够卖掉的话,应该快卖。卖掉以后把钱换成美元或者黄金。也许可以跟很多官员学一学,他们都在往海外逃,你们也给自己多准备一条后路。还有,金融崩溃不同于其他领域,它的特点是猝然到来,防不胜防,是故最保险的做法,是舍弃那点利息,取现,把它存在家里。
    寄存在家里的就是钱,也只能是钱,硬着陆开始、挤泡沫,一切将被打回原点,只有钱值钱。政府在开印钞机?别担心,印钞解决不了硬着陆,且社会风险担不起。”
    物流超市在此提醒朋友们,专家当然有时也是“砖家”,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未雨绸缭,这个没错,不管你是不是做物流的,都一样。
友情提示:深圳物流公司(含专线货运,第四方物流,货运部,信息部)请尽快加盟深圳物流超市,为货主服务光荣。货主喜欢上深圳物流超市找车找物流公司,因为在深圳物流超市找车找物流公司就像逛超市一样,货比三家还方便,省事省心还快捷,很好的。深圳物流超市,我看行。
        要想得到更多一手货源,聘请一个业务经理不如加盟物流超市,加盟深圳物流超市咨询服务电话:13978326715
        业务QQ:395918813
谈谈普通百姓在经济硬着陆情况下的自保
        信箱:jnb0755@yahoo.cn



2#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2-10-13 03:55:43 | 只看该作者
理财分析师张晖认为,CPI增速在3%以上,应该算是通货膨胀。在通胀情况下,市民需要调整理财策略,建议选择资产类的投资应对通货膨胀。对于有大量资金的市民,可首选房地产的投资,虽然政策一再调控,但是其仍有潜在价值。而对于中产以下水平的市民,贵金属的投资,可作为配置的主要选择,但目前金价较高,风险也较大,投资者一定要注意其配置的比例,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3#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2-10-13 04:17:52 | 只看该作者
我和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每天辛辛苦苦的工作,用辛勤劳动来换取工资。如果老天照应,政客们不捣乱,专家们不忽优,商家们不设局,自己不乱花。也许就能在对付日常生活开支之外,有些盈余。

  这些盈余其实也不是真的就是一世都叫盈余, 实际上叫中长期储备也许更恰当。因为这些盈余实际上是要应对今后年老体弱,风风雨雨等情况的。人在经济上最悲哀的就是两件事:一是人活着,钱已经花完了。二是钱没花完,人没了。因此大家理财其实目的就是为了能活着把钱正好花完,就比较美了。当然,最好是一不小心,挣到花不完的钱,那是最好的,即使没花完也死而无罕了。但千万别倒过来,没钱还又老又病…那可就惨了。

  对每月的收入来说。那些消费掉的生活费用,购买不动产等的钱,我们是最放心的了。因为花了就花了,不用担心它会贬值。而那些剩下来的钱,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以后它们的身价了。

  我们现在的钱都是纸,靠国家经济稳定,国家硬通货做基础来支持它的价值。一但有个风吹草动,它们其实就是一张张优质的纸张而已,有可能变得很不值钱,去年能买一斤肉的,今年只能买8两了。这就是通胀发生了。有的甚至以前能买一斤米的,如今只能买一粒米了……比如以前大名鼎鼎的金元券。

  于是,老百姓攒的这点血汗钱,怎么能让它尽量的增值保值就成了我们温饱以后最关心的问题了。所以,是存银行?还是放家里?是做生意?是炒股票基金?是买保险?是买黄金?是买房地产…?

  老百姓是聪明的,也是实际的。别人再怎么忽优,老百姓都有自己的理。钱必须得绝对安全,然后还要能保值,风险不大的话,可以追求点收益。老百姓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钱只有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一起运转才能保值。比如:做个小生意卖茶鸡蛋。以前是3毛进五毛出,通货膨胀了。鸡蛋涨价了,那就五毛进八毛出,把通货膨胀的压力转移出去,我们的劳动价值得以保存。

  否则,不参与经济运做,那肯定就不好办了。想当年,我爸从空军航校复员,70年,给了复员费3000元。这在当时可是笔巨款。老爸激动的把它存进了银行,给子女做学费。可是20年过去了,那3000元在银行里也翻了两翻,当时够三个子女从小学上完大学的费用,最后只够我大四一个学期的花销了。

  因此,银行存款肯定不能搞长期的,否则肯定不能保值了。放家里捂着更不行,只有发霉的份,连利息都没有,更是不可取。所以这些都只能是处理短期,最多不能超过3年,5年的一个手段。

  做生意不错,是随经济活动运行。肯定错不了。但由于市场风险也大,有血本无亏的可能。再说,老百姓一般要上班,那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生意啊。这也只适合一部分人来做。或者信得过的话,投资参与也不错。

  股票,基金,期货,好的时候能挣钱,差的时候害死人。谨慎第一的老百姓对不成型的经济社会里的这些门路是不敢随便碰的。

  投资自己,让自己本身掌握谋生的技巧和技能,提升层次,可以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挣更多的钱。甚至一招鲜,吃遍天。是个很不错的主义。可是不管你多么能干,不积蓄,不留点家底肯定还是不行的。何况,人有旦夕祸福,有时候也要考虑到风云变幻的人生也不是完全靠人的能力能支持的。

  黄金,房地产,是个好办法,至少能保值或部分保值。但是投入到,变现能力差。老百姓毕竟还是力量单薄,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收藏就更是这样了,有钱还得有学问,有眼光,否则不能玩那个。

  购买保险,把钱交给保险公司,也是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到时候也能分点红,获点利益,当然保险公司拿大头,百姓拿小头。可以部分保值或者好的话能增值。还能同时获得一定的保障,并且投入也不大,非常类似于老百姓的理财手法。按说是非常好的理财手段。可惜也有信用的问题,还有不能应对短期需要的问题。

  想来想去,老百姓没有更多的应对通货膨胀的好渠道,也许以上方法都是好方法,但又都有自身的问题。看来对付通货膨胀这个顽症的手法,还得是鸡尾酒疗法,那就是把所有的这些手段都用上点,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分阶段,分层次,按比例进行多手准备,手里攥点,怀里揣点,包里背点,地里埋点...也许是安全系数比较大的办法了。

  但是这样一来也有个问题,那就是老百姓本身就财力有限,一分散就更不起眼了。如果您想用钱挣钱,其实就得集中力量,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情,才可能发展起来啦。因此对付通货膨胀,老百姓不是没有办法,而是不去想办法。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就可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来对付通货膨胀。

  各位,面对通货膨胀,你准备好了吗?
4#
 楼主| admin 发表于 2012-10-13 04:21:01 | 只看该作者
                       普通百姓如何应对目前的理财困惑?
               
       普通百姓挣钱不容易,不可能吃光花净,希望有个积蓄,在社会保障不太建全的情况,为养老防病打基础,同时也希望理财让自己的钱不贬值,有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增值。
       过去人们的理财很简单,存到银行就行了,虽然利息不高,但是过去物价很稳定,人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CPI,没有人担心贬值的风险。而现在人有们则需要借助理财才能实现自己的财产能够保值增值,因为物价疯涨,由于CPI上涨的速度大于银行存款利息,放在银行里实际上就是金钱的缩水。
       可是现在普通百姓如何理财却遇到了很大的困惑,钱放在银行里贬值,可是投到股市可能会更惨,股市的低迷和大幅缩水让许多股民血本无归,不仅没有挣到钱,许多股民的本钱也赔了进去,购买基金让专家帮助理财是许多专家的建议,可是基金经理也不比普通股民聪明,在股市的暴跌的狂潮中,基金的损失也惨不忍睹,基民的日子比股民也不好过。
      购房子保值现在也已经不再保险了,房价也开始下跌、降价,而且房价很贵,也并不是一般普通百姓能够买的起的;买黄金保值更是不保险,金价的波动也不比股市少,黄金也不是总涨不跌的产品,而且普通百姓更没有黄金的能力。炒汇对普通百姓太专业,而且就是专业人员也没有几个炒汇发财的。
      现在物价虽然不断的上涨,但是真正能够保值的东西太少,因为涨的是水、电、汽,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食品,是不能长期保存的产品,是生产资料,没有什么产品可以让普通百姓购买保值;字画、古董也不是普通投资能够参与的投资品种,没有过专家指导谁敢买,所以,购物保值也是不实现的。
      目前,普通百姓并没有什么好的理财方式值得信赖,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经济不稳定,通货膨胀不能有效遏制,人们依靠投资理财实现收入的提高只能是痴心妄想。
   可是面对这样的局面,普通的百姓也只能劣中选优,也不能坐以待毙,总不有不存钱理财,因为我们的保障体系不建全,只有选择对自己而言相对合适的理财方式。
   虽然理财的方式很多,但是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可选择的并不多,一是普通百姓的资金有限,另外普通百姓的理财知识也有限,所以,目前银行储蓄仍然是普通百姓的理财首选,尤其是收入不高的普通百姓,钱放到银行里最安全,虽然利息低,赶不上CPI上涨的速度,但是利息收入总能够弥补一些损失,放在银行里也比放在家里安全,中国大的国有银行还不存在金融风险;收入相对富裕一些的百姓,目前也没有什么花销和负担的家庭,也可以买一些国债,虽然利息也不高,但是收益还是比银行利息多一些,正常情况下基本能够和CPI相当(目前国债和收益比不上CPI涨的速度)。当然如果个人的目前收入比较高,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闲钱”,那么不仿可以试着股市投资和基金投资,虽然股市让许多人亏了不少,但是股市(包括基金)目前的点位已经处于历史的低位,虽然可能还有下跌的风险,但是前面已经有那么多人给你垫底,亏损的可能性已经很小,而且行情一转变可能会有不少的收获,当然投资者的钱一定是闲钱。虽然股市反转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时间并不能确定,也许是一年,也许是三年,甚至更长,如果急用就可能造成割肉的损失,另外选股也非常重要,如果选择了垃圾股,就是股市转牛你也不一定能够赚到钱,所以股市仍然有风险需要一些投资知识。至于其它的理财方式应该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够采用的,不是专业性太强就是资金需求量太大。
   无论那种选择,普通投资者都要心态平和和量力而行,一定要记住我们是为了保值,而不是为了发财,因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不可能通过投资理财发财,还要通过诚实劳动获得报酬,梦想一夜暴富是不可能的,天上不会掉馅饼。
5#
水珠 发表于 2012-10-13 11:26:36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物流大超市 ( 桂ICP备09000506号 )

GMT+8, 2025-5-8 04:25 , Processed in 0.0803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